如果按照川菜、鲁菜、粤菜、苏菜、闽菜、湘菜、浙菜、徽菜这八大传统菜系来排名,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县似乎找不出一道叫得响的招牌菜。但在这些驰名菜系的光环之外,修水县却流传着一种久负盛名的地方传统美食——“哨子”。
在修水,“哨子”是过年必备的一种美食,也是万家团圆时的第一道热菜。浑圆的外形,油汪汪的肉馅,整齐划一的摆放,热腾腾的蒸笼,充满了过年团圆的美好寓意。修水“哨子”从形式到内容,从味觉到嗅觉,能全方位调动食者的身体感官,在那辞旧迎新的时刻,让一年到头的辛勤得到一次物质的抚慰。修水“哨子”如一块试金石,有着巨大的信息含量,食者只要趁热伸出筷子,就能感觉到千锤百炼的软糯和Q劲。如果适逢家里请客,“哨子”便成了一个家庭的脸面。“哨子”的外形做得是否光滑精致,包馅用料是否品质上乘,咸淡是否适度,糖汁是否有跑漏,这些关键细节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这个家庭主妇的处事能力和待客之道。究竟是精巧、细致、热情,还是潦草、敷衍、怠慢,从一笼“哨子”中就能看出端倪。
作为一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修水“哨子”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。它的多向性和丰富性不仅体现在食用方面,也体现在对名称的认识上。比如说,“哨子”的“哨”字就颇有一番争议,有人说正确的写法应该是“饣”字旁加“召”字,也有人说应该是“饣”字旁加“肖”字,但这两种写法在《新华字典》和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都无法找到出处。根据全国统一的汉字规范标准,凭空造字没有任何依据,在民间,口语与书面语有着很大的差异,于是只能写作通用的“哨子”。显然,修水“哨子”不是比赛场上裁判员吹用的哨子,而是特定的美食称谓。不过,“哨子”这种美食与平时嘴上吹用的口哨还真有几分形似。这种想当然的推论,同样不敢随意引申,毕竟对一种大众关注的美食不能妄加推测,许多事情在没有找到确切依据时都容易以讹传讹。扎根在乡土之上的修水“哨子”,它不偏不倚,如众人均沾的阳光雨露,播洒在千家万户。
无论是豪门大院,还是柴扉寒舍,修水“哨子”都可以自由出入,随处飘香。在一代又一代修水人的记忆中,“哨子”保持着温润的面目,守护在众人身边。回首过往,生活贫困时离不开它,生活富裕时也离不开它;贫穷的人离不开它,富裕的人也离不开它;乡下人离不开它,城里人也离不开它。尽管如今的人们生活富裕,细米白面、豆腐粉条、猪牛羊肉、鸡鸭鱼肉,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,然而从城里到乡村,从家常小吃到酒店宴席,修水人始终离不开“哨子”,每逢佳节就会忆起这个心头的念想,那是家乡的味道。假如有人问,修水“哨子”是一种什么特色的美食?一时还真的难以回答,找不到一个特别准确的词来概括和形容。因为古老的修水“哨子”在历史进程中,虽然说不上华丽转身,但称得上是与时俱进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从当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次的美食,变成了随时都能享用的点心。无论是超市、农贸市场、餐馆、酒店,还是专卖店、私房订制,很多地方都能买到。制作“哨子”的食材也在不断翻新,从最初的芋头,发展到红薯、紫薯、土豆,内馅除了香菇、冬笋、油豆腐、腊肉之外,还有白糖、芝麻、桂花等。白糖拌桂花属于比较稀有的类型,因为桂花每年秋季才会绽放,采集腌制也不容易,所以吃桂花“哨子”显得可遇而不可求,一年能遇上一次就算大有口福。那种特殊的搭配,那种糖与桂花的混合,让整间屋子飘荡着扑鼻的香味。